您的位置:首页>滚动 >

运河文化|畅销书《枢纽》作者施展聊大运河与大一统

2023-08-14 17:29:56    来源:个人图书馆-wongmong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上世纪80年代,学界很热衷讨论一个话题,就是治水和运河,跟大一统关系。用现在话说,“水”是催化剂、粘接剂,塑造这么一个大块头国家。

简单概括,大概是这样的:有庞大的版图,就需要更多资源;想有资源,就得修建运河,一旦修好,大运河就不止是地图上一条线,还强化了国人对帝国心理版图的认同,所以更难分裂了。

诗人陆游,还没记事,就跟家人逃到南方,但诗里写的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心在沧州,身老天山”,轮台、沧州、天山,早就不在大宋地理版图里,但在诗人的心理版图中。


(资料图)

说着简单,历史真实逻辑,大运河、大一统,要复杂得多。这期对话,林楚方老师请来施展——政治学者,畅销书《枢纽》作者,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爆品课程《中国文明史纲50讲》作者。他的课程吸引人的地方是,把“中原与草原”互相塑造的过程,历史演变深层逻辑,尤其是混乱无序的那些历史碎片,包括南北朝、五代十国,你总想绕过去的信息,组装成一个可以理解的知识结构。这次聊大运河,也是这个模式:给结构、给框架、给认知的升级。

说大运河前 跟我一起看地图

林:欢迎对话“运河深潜”,《枢纽》里有大量关于“走廊地带”的描述,如果把大运河和走廊地带放进同一个框架,你会怎么论述?

施:先说走廊地带。我在规划一本书,就想用走廊地带(注:中原、北部草原、天山南北、青藏高原等区域是构成大一统中国的基本单位——“元”,走廊地带是联系各个区域的构面。“多元互构”形塑了中国历史的基本面貌,也奠定了当今中国的基础。)视角,重新梳理中国历史的演变,河西走廊、阴山走廊、辽西走廊等,这几个走廊地带,让中国几大板块,彼此联动、多元塑造,演变出文明和地理版图,这些版块历史上,都是通过这个走廊地带联动的。

林:很容易让人想到,老天爷划的400毫米等降水线,北面适合游牧,南边适合农耕,彼此的连接互动,就是中间地带,关键词是“水”吧。

施:其实,降水量变化是渐进的,基于降水量导致文明的异质,也是渐进的,但山脉放大了差异,也因为有山脉,又固化了区别。

林:是不是因为山脉阻挡海洋方向来的暖湿气流,导致两边降水量差异巨大,等于制造区别?

施:可以这样理解,因为气候差异,塑造了不同的生态环境,进而制造出异质的人群。

林:而山的存在,又固化了这个区别?

施:是的。两边人从组织形态,到文化观念,就走上了不同的演进道路,双方中间的界面就是走廊,走廊是沿大山形成,只要山足够大,有山必有水,水在群山中会切割出谷底,谷底形成河流,有河有水就给彼此的交往带来可能,交往的沿途叫“走廊地带”。所以,对走廊地带的解读,要结合“山水关系”。

林:这种差异提供什么动力?战争?交往?

施:带来不同文明的交往动力,而有走廊地带,意味有交往的通道和可能,因为彼此差异大,交往动力和频率就会增加。注意,当我说“交往”的时候,贸易是交往、战争也是交往。

林:几千年来农耕文明,都要修“长城”,就是频率和力度证明吧。

施:走廊通道的两头,一般会形成重镇,这边的人要防备那边的人,中国历史上若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背后都有一条山水关系中的线索。山,重点是燕山、阴山、贺兰山、祁连山,附近都有形成农牧关系重要通道,就是走廊,这些走廊地带在历史上的功能中各有侧重,我把它们叫经济走廊、政治走廊等等,就是这些走廊地带,把农耕和游牧,两个文明形态衔接起来。

大运河在山水格局中的作用

林:要说到大运河了,这条河在山水格局中是什么?

施:基于山水关系,中国北方的这些走廊,变成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对峙的前线,是军事前沿。打仗要烧钱,钱不在前线,在财富中心地带,所以,得想办法在财富核心区与军事前沿之间,建立连接通道,用来运输财富,具体就是钱粮,同时,还得把财富地区,主要是农业区整合起来,通过这个提供足够资源。这个工具,最高效的就是水路运输,就是大运河,我把它叫经络走廊。

林:如果没有走廊地带,对大运河的需求会下降?

施:如果没有几个北方走廊,以及由此带来的农牧冲突,运河的重要性确实会下降,就因为财富在中原在江南,冲突在北方,你才要修造运输动脉,把南方财富低成本送到北方。这个意义上来说是这样的。

林:我记得以前讲清朝人的智慧,总结下大意,清朝疆域由六大板块组成:中原、江南、西藏、蒙古、东北和新疆,怎么才能拧一起?简单说,用藏传佛教从精神上管理蒙古,利用满蒙联盟获得草原军事力量,进而统治整个帝国,这个设计下,北京就是地理枢纽,离蒙古草原和东北都近,而五台山就在边上,西藏喇嘛经常住这里,同时通过拉萨的驻藏大臣等制度,管理藏传佛教。这设计很好,但北京周边财富无法支撑,大运河就有用了,像根吸管把南方财富源源不断地吸过来,没有大运河,大清版图就撑不下去,而我们今天的领土,就是大清版图基础上的。

施:大逻辑没错,大清管理帝国的方法非常精密细致。举个例子,政府把喇嘛分三种:西藏喇嘛、蒙古游牧喇嘛还有驻京喇嘛,前两个是属地的。驻京喇嘛就非常特别,只是组织关系在北京,人可能在各个地方,比如,政府在各节点性地方建立敕建寺院,寺院的主持,必须是驻京喇嘛,而且属地喇嘛要归驻京喇嘛管。

既有集中统一的管理——权力来自中央,政府只管驻京喇嘛,又不绝对控制——让制度有弹性、有活力。

林:蒙古草原铁骑呢?

施:按制度规定,地方每个家庭,如果有两个以上孩子,就得有一个当喇嘛,这样的话,每个家庭都跟宗教管理系统连起来了,而这些喇嘛又归驻京管喇嘛管,意味着每个细胞都被统起来。

林:运行制度的成本高不高?

施:确实需要成本,但跟战争所花成本比起来,那就低太多了。运行所有这些制度所需要的财政,主要是中原和江南提供,运输钱粮的大动脉,主要靠大运河。

林:大运河这根输血管要是破了,国家机器就可能瘫痪。所以,英国人占领镇江、掐断漕运,道光皇帝马上就签南京条约,是不是这样。

施:大清落后不是因为笨。

林:客观说,当年政治家治理大规模共同体的智慧,远远领先其他文明。

施:已经把古代社会的智慧,用到了最极致,但面对西方现代科技文明,这是有代差的,换明代也不行。

回到政治底层逻辑看政治问题

林:客观上,杨广修建大运河后,中国很少时间分裂。

施:客观是这样的,但修大运河本身,要看杨隋政治的底层,所有问题源头,都来自这个底层,具体说,就是杨广究竟想干什么。

林:他的年号叫“大业”,他要千秋大业。

施:他要当千古一帝,这就是大隋政治的底层逻辑。

林:“千古一帝”就像魔咒一样,从秦始皇开始。

施:得看“千古一帝”,要解决什么问题。

林:是草原问题?

施:首先是北方问题。北周灭北齐之后,北齐皇族跑高勾丽去了,不久隋又取代了北周,跑掉的北齐皇族对隋也还是构成很大威胁,当时高勾丽可不局限在半岛,还控制东北很大一片地区。

如果不解决掉高勾丽,就威胁到辽西走廊,辽西走廊失守,华北就告急了,而当时华北是帝国财富中心,江南还不算,那如果财富中心动摇,帝国就撑不住了。而且华北不稳,西北面还有突厥,就会造成多米诺骨牌。所以,征高勾丽关乎杨广千秋大业的根基。

林:史家说征高勾丽叫“穷兵黩武”,而唐太宗上台,也要征高勾丽,为什么他们这么执著征高勾丽?

施:这是另一个问题。

林:有没有另一种原因,隋唐脱胎于农耕、草原二元文明,他们很了解东北到西北的草原地带,那里很容易崛起新势力,鲜卑人就是从这边来的,后来契丹人崛起,女真人崛起,蒙古人崛起,女真人再崛起。这个逻辑他们懂,而草原游牧民族,再结合高勾丽的农业财富,可能皇帝们想想就害怕。

施:征高勾丽还有内部政治的逻辑。

林:解决关陇贵族集团?

施:对。当时大隋朝人事班底,是关陇军事贵族,又因为府兵制,这些贵族还掌握军队,杨广想当千古一帝,得自己人事班底吧,得有忠于自己的军队吧?

现成的方法就是迁都,离开贵族大本营,从长安迁都到洛阳,再辅之以科举,一套组合拳下来,就是解决人事班底。再有就是开辟新财富资源,搞更多的钱来支撑他的大业。

怎么把所有这些工作都串起来?就是征高勾丽,可以利用战争动员制造的紧张,改造内部政治结构,完成内部动员,包括迁都也会理直气壮。

林:包括修大运河?

施:修大运河首先要服从于征高勾丽,运兵、运粮啊,同时大运河又带来财富增量,打造杨广大业的根基。

林:同时干这么多事,像不像掉进安全怪圈,打个不恰当比方:

大英帝国崛起靠贸易,贸易崛起靠占领地理节点,那为什么后来搞出几千万平方公里土地?得从印度说起,因为印度重要,保印度就要控制苏伊士运河,想控制运河,就得拿下埃及,想要埃及安全,就得控制整个尼罗河流域,就要征服苏丹……好端端一个轻便灵活的海洋国家,生生搞成又笨又重,像个陆地国家,这是衰落的原因吧!

施:是有那么点意思。

沿线城市地理 快速点评

林:征高勾丽、大运河、游江都、巡塞北、修长城,大隋把自己弄垮了,但杨广种树、李唐乘凉。

施:安史之乱后,大唐又撑了100多年,原因之一就是有江南财富增量,否则想苟延残喘都喘不下去,而这些新资源,就是通过大运河的输送,这是杨广打下的基础。

林:后来有京杭运河,沿岸部分城市,今天还是中心,你能点评下这些城市不?

施:如果说走廊地带,是农牧关系连接点,走廊内部的农耕区的整合,就是依靠大运河。我很注意交汇地点几个城市:扬州,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点;淮安,淮河跟大运河交汇点;徐州,黄河故道和大运河交汇点;天津,海河和大运河交汇点。如果一个城市是交汇点,就容易成为贸易中心,背靠农耕区,容易成为财富中心,如果同时又在文化中心区,这样的山川地理,就会成为中心城市。

林:所有就有扬州和苏州的区别?

施:扬州既是交汇点,成为贸易中心,背靠农耕地带,是财富中心,加上地处江南文化区,所以,历史上的扬州,是独一无二的。苏锡常不是交汇点,但背靠农耕地带,就演变成财富中心,财富又通过制造业表现出来,所以自古“苏州制造”就很有名。同时苏南还是文化中心区,繁荣一直持续到现在。以前是被扬州经贸中心拉动,近代被经贸中心大上海拉动。

林:同样是节点地区,淮河那边历史上不够发达,原因是什么?

施:古代南北方常以淮河为界,因为淮河是冬天不封冻的大河里最靠北的一条了,游牧民族骑马到淮河就过不来了,于是淮河成了军事前线,这就很难发展为经济财富中心,另一方面,当地是广义黄泛区,黄河几次夺淮入海,黄泛区就没办法持久发展。

林:天津呢?

施:天津很有意思,挨着辽西走廊,又在运河沿线,旁边还是大海,能同时集走廊、运河、海洋为一体的,在中国只有天津,可以说是超级交汇点,也是独一无二的。后来漕运取消了,但100多年前,天津抓住海洋和铁路两个时代红利,让他成为金融和贸易中心,清末民国是第二大金融中心,是北方最繁荣、最有活力的城市,连北京都比不上。

我专门去过五大道,那里就是部中国近代史,当年北京政客失意,会躲到天津租界做寓公,风头过了再出来,每栋小楼都有故事。

林:杭州呢?

施:你打开地图会发现,杭州往下整个东南沿海直到汕头,是大片大片的丘陵,偶尔有一点平原,这样的地貌很难变成鱼米之乡,杭州往上直到华北大部分,是大片大片的平原,偶尔有一点丘陵,平原就有可能发展为鱼米之乡。

所以,地理上,杭州是鱼米之乡的末梢,是丘陵地带的起点。

林:丘陵地带不容易变成鱼米之乡,但可能逼出贸易能力,东南沿海的宁波、泉州,就是世界级海洋贸易中心,到今天,论经商能力,浙商还是一流的。

施:宁波有“向海而生”特点,是大陆(注:贸易和文明)影响日本的桥头堡,日本战国年代,丰臣秀吉做梦都想着“宁波”。

总之,一旦北方战乱,有本事跑的都要去江南,大规模南迁有三次(注:东晋末年永嘉之乱;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北宋末年迁都临安),到两宋时江南真正发展起来。

一步走对 步步对,反之亦然

林:城市很有意思,历史上一旦上车,就很难下车。

施:山水决定了他是重镇,历史上重要、现在也重要,因为交通,始终是塑造城市重要的地理条件。

比如阴山南口有两个重镇,能追溯到赵武灵王时代,一个叫九原,一个叫云中,后来就发展为包头和呼和浩特(注:云中现隶属呼和浩特托克托县),2000多年了,这个地理选择依然没有改变。就是因为交通成本低,而且新的交通方式来了,不管铁路还是高铁,依然会连接人多的地方,依然是这些地方,因为交通成本低。中国地理的山脉分布,山脉之间往往是走廊或要塞。

林:除非出现重大变化?

施:比如,漕运改海运后,长江以北到京津以南,这中间的运河城市,受冲击就非常大,长江以南的运河城市,因为有上海贸易中心辐射,就继续保持繁荣,比如苏锡常。

如果一个城市,同时被海洋和铁路抛弃,这就是巨大变化,他的繁荣就会终止。

只要中国城市化过程没结束,这个逻辑依然会继续,事实上,我们离大城市化,还有很长距离,城市化过程远没有结束。

林:类似东京都市圈?

施:是。

城市会胜利 短期看不到失败

林:这也是《城市的胜利》的观点(注:作者为爱德华·格莱泽),随着互联网服务越来越便利,会不会修正?

施:人口聚集会带来规模效应,规模效应会大幅降低服务成本,如果人群分散,包括互联网服务等,成本一定上升,这个逻辑不会轻易改变。

林:城市吸引人的,是高水准服务,提供服务的机构往往在中心区,所以,我们要向城市中心地带集中,但互联网让“地点”变得没那么重要,不需要太多物理出行,就可享受服务,这种冲击会带来什么?

施:之所以边缘地区,也能享受优质服务,还是因为中心区人口密集,导致单人服务成本降低,比如物流成本。

对大公司来说,为了市场占有率,就用中心区的利润,补贴边缘区客户。自古以来,城市发展底层逻辑没有太大变化。

林:古代信息流和物流几乎一样快,但互联网改变了信息流,逻辑还不变?

施:会带来些变化,比如市中心商业地产价格下降,我也相信未来所有产业都会互联网化,但很多产业,最起码制造业,依然依靠物理运送,物流也要物理运送,只要这个没有变,城市、大城市服务成本下降的逻辑,就不会改变。

林:长三角这些制造业城市,依然长期看好?

施:因为替代成本太高,依然会看好。

林:这个“成本”就是规模和弹性关系?一旦形成良性关系,就很难改变?

施:除非犯大错误,并且是连续犯大错误。

聊后感:施展是我最喜欢的历史老师之一,面对乱七八糟的历史碎片,他总能找到关系、重新整合,变成认知体系。他的《中国史纲50讲》,就是这种作品。当我想做运河深潜对话时,自然想到他。

其实还有一块没有展开——通常人们会从物流角度看运河,考虑到古代社会,信息传递速度的极限,就是人的移动速度,所以,还可以从信息流角度思考。有了大运河,信息传递速度和规模,运河沿线城市信息交换总量,都会几何数增加。

这个重要吗?重要!只有4万公民的雅典,却能产生伟大智慧,原因之一是,这些人的生活就是聊天、辩论,哪怕排演戏剧和音乐,也会交流,不仅自己交流,还通过商业和整个地中海世界交流。虽然只有4万人,数量不多,但信息交换总量,可能是古代世界最密集的。(小尹)

来源:回归未来工作室

实习编辑 王伟

制作 曹宇

责编 肖东

审稿 晖军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