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畅销书《枢纽》作者施展聊大运河与大一统
上世纪80年代,学界很热衷讨论一个话题,就是治水和运河,跟大一统关系。用现在话说,“水”是催化剂、粘接剂,塑造这么一个大块头国家。
简单概括,大概是这样的:有庞大的版图,就需要更多资源;想有资源,就得修建运河,一旦修好,大运河就不止是地图上一条线,还强化了国人对帝国心理版图的认同,所以更难分裂了。
诗人陆游,还没记事,就跟家人逃到南方,但诗里写的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心在沧州,身老天山”,轮台、沧州、天山,早就不在大宋地理版图里,但在诗人的心理版图中。
(资料图)
说着简单,历史真实逻辑,大运河、大一统,要复杂得多。这期对话,林楚方老师请来施展——政治学者,畅销书《枢纽》作者,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爆品课程《中国文明史纲50讲》作者。他的课程吸引人的地方是,把“中原与草原”互相塑造的过程,历史演变深层逻辑,尤其是混乱无序的那些历史碎片,包括南北朝、五代十国,你总想绕过去的信息,组装成一个可以理解的知识结构。这次聊大运河,也是这个模式:给结构、给框架、给认知的升级。
说大运河前 跟我一起看地图
林:欢迎对话“运河深潜”,《枢纽》里有大量关于“走廊地带”的描述,如果把大运河和走廊地带放进同一个框架,你会怎么论述?
施:先说走廊地带。我在规划一本书,就想用走廊地带(注:中原、北部草原、天山南北、青藏高原等区域是构成大一统中国的基本单位——“元”,走廊地带是联系各个区域的构面。“多元互构”形塑了中国历史的基本面貌,也奠定了当今中国的基础。)视角,重新梳理中国历史的演变,河西走廊、阴山走廊、辽西走廊等,这几个走廊地带,让中国几大板块,彼此联动、多元塑造,演变出文明和地理版图,这些版块历史上,都是通过这个走廊地带联动的。
林:很容易让人想到,老天爷划的400毫米等降水线,北面适合游牧,南边适合农耕,彼此的连接互动,就是中间地带,关键词是“水”吧。
施:其实,降水量变化是渐进的,基于降水量导致文明的异质,也是渐进的,但山脉放大了差异,也因为有山脉,又固化了区别。
林:是不是因为山脉阻挡海洋方向来的暖湿气流,导致两边降水量差异巨大,等于制造区别?
施:可以这样理解,因为气候差异,塑造了不同的生态环境,进而制造出异质的人群。
林:而山的存在,又固化了这个区别?
施:是的。两边人从组织形态,到文化观念,就走上了不同的演进道路,双方中间的界面就是走廊,走廊是沿大山形成,只要山足够大,有山必有水,水在群山中会切割出谷底,谷底形成河流,有河有水就给彼此的交往带来可能,交往的沿途叫“走廊地带”。所以,对走廊地带的解读,要结合“山水关系”。
林:这种差异提供什么动力?战争?交往?
施:带来不同文明的交往动力,而有走廊地带,意味有交往的通道和可能,因为彼此差异大,交往动力和频率就会增加。注意,当我说“交往”的时候,贸易是交往、战争也是交往。
林:几千年来农耕文明,都要修“长城”,就是频率和力度证明吧。
施:走廊通道的两头,一般会形成重镇,这边的人要防备那边的人,中国历史上若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背后都有一条山水关系中的线索。山,重点是燕山、阴山、贺兰山、祁连山,附近都有形成农牧关系重要通道,就是走廊,这些走廊地带在历史上的功能中各有侧重,我把它们叫经济走廊、政治走廊等等,就是这些走廊地带,把农耕和游牧,两个文明形态衔接起来。
大运河在山水格局中的作用
林:要说到大运河了,这条河在山水格局中是什么?
施:基于山水关系,中国北方的这些走廊,变成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对峙的前线,是军事前沿。打仗要烧钱,钱不在前线,在财富中心地带,所以,得想办法在财富核心区与军事前沿之间,建立连接通道,用来运输财富,具体就是钱粮,同时,还得把财富地区,主要是农业区整合起来,通过这个提供足够资源。这个工具,最高效的就是水路运输,就是大运河,我把它叫经络走廊。
林:如果没有走廊地带,对大运河的需求会下降?
施:如果没有几个北方走廊,以及由此带来的农牧冲突,运河的重要性确实会下降,就因为财富在中原在江南,冲突在北方,你才要修造运输动脉,把南方财富低成本送到北方。这个意义上来说是这样的。
林:我记得以前讲清朝人的智慧,总结下大意,清朝疆域由六大板块组成:中原、江南、西藏、蒙古、东北和新疆,怎么才能拧一起?简单说,用藏传佛教从精神上管理蒙古,利用满蒙联盟获得草原军事力量,进而统治整个帝国,这个设计下,北京就是地理枢纽,离蒙古草原和东北都近,而五台山就在边上,西藏喇嘛经常住这里,同时通过拉萨的驻藏大臣等制度,管理藏传佛教。这设计很好,但北京周边财富无法支撑,大运河就有用了,像根吸管把南方财富源源不断地吸过来,没有大运河,大清版图就撑不下去,而我们今天的领土,就是大清版图基础上的。
施:大逻辑没错,大清管理帝国的方法非常精密细致。举个例子,政府把喇嘛分三种:西藏喇嘛、蒙古游牧喇嘛还有驻京喇嘛,前两个是属地的。驻京喇嘛就非常特别,只是组织关系在北京,人可能在各个地方,比如,政府在各节点性地方建立敕建寺院,寺院的主持,必须是驻京喇嘛,而且属地喇嘛要归驻京喇嘛管。
既有集中统一的管理——权力来自中央,政府只管驻京喇嘛,又不绝对控制——让制度有弹性、有活力。
林:蒙古草原铁骑呢?
施:按制度规定,地方每个家庭,如果有两个以上孩子,就得有一个当喇嘛,这样的话,每个家庭都跟宗教管理系统连起来了,而这些喇嘛又归驻京管喇嘛管,意味着每个细胞都被统起来。
林:运行制度的成本高不高?
施:确实需要成本,但跟战争所花成本比起来,那就低太多了。运行所有这些制度所需要的财政,主要是中原和江南提供,运输钱粮的大动脉,主要靠大运河。
林:大运河这根输血管要是破了,国家机器就可能瘫痪。所以,英国人占领镇江、掐断漕运,道光皇帝马上就签南京条约,是不是这样。
施:大清落后不是因为笨。
林:客观说,当年政治家治理大规模共同体的智慧,远远领先其他文明。
施:已经把古代社会的智慧,用到了最极致,但面对西方现代科技文明,这是有代差的,换明代也不行。
回到政治底层逻辑看政治问题
林:客观上,杨广修建大运河后,中国很少时间分裂。
施:客观是这样的,但修大运河本身,要看杨隋政治的底层,所有问题源头,都来自这个底层,具体说,就是杨广究竟想干什么。
林:他的年号叫“大业”,他要千秋大业。
施:他要当千古一帝,这就是大隋政治的底层逻辑。
林:“千古一帝”就像魔咒一样,从秦始皇开始。
施:得看“千古一帝”,要解决什么问题。
林:是草原问题?
施:首先是北方问题。北周灭北齐之后,北齐皇族跑高勾丽去了,不久隋又取代了北周,跑掉的北齐皇族对隋也还是构成很大威胁,当时高勾丽可不局限在半岛,还控制东北很大一片地区。
如果不解决掉高勾丽,就威胁到辽西走廊,辽西走廊失守,华北就告急了,而当时华北是帝国财富中心,江南还不算,那如果财富中心动摇,帝国就撑不住了。而且华北不稳,西北面还有突厥,就会造成多米诺骨牌。所以,征高勾丽关乎杨广千秋大业的根基。
林:史家说征高勾丽叫“穷兵黩武”,而唐太宗上台,也要征高勾丽,为什么他们这么执著征高勾丽?
施:这是另一个问题。
林:有没有另一种原因,隋唐脱胎于农耕、草原二元文明,他们很了解东北到西北的草原地带,那里很容易崛起新势力,鲜卑人就是从这边来的,后来契丹人崛起,女真人崛起,蒙古人崛起,女真人再崛起。这个逻辑他们懂,而草原游牧民族,再结合高勾丽的农业财富,可能皇帝们想想就害怕。
施:征高勾丽还有内部政治的逻辑。
林:解决关陇贵族集团?
施:对。当时大隋朝人事班底,是关陇军事贵族,又因为府兵制,这些贵族还掌握军队,杨广想当千古一帝,得自己人事班底吧,得有忠于自己的军队吧?
现成的方法就是迁都,离开贵族大本营,从长安迁都到洛阳,再辅之以科举,一套组合拳下来,就是解决人事班底。再有就是开辟新财富资源,搞更多的钱来支撑他的大业。
怎么把所有这些工作都串起来?就是征高勾丽,可以利用战争动员制造的紧张,改造内部政治结构,完成内部动员,包括迁都也会理直气壮。
林:包括修大运河?
施:修大运河首先要服从于征高勾丽,运兵、运粮啊,同时大运河又带来财富增量,打造杨广大业的根基。
林:同时干这么多事,像不像掉进安全怪圈,打个不恰当比方:
大英帝国崛起靠贸易,贸易崛起靠占领地理节点,那为什么后来搞出几千万平方公里土地?得从印度说起,因为印度重要,保印度就要控制苏伊士运河,想控制运河,就得拿下埃及,想要埃及安全,就得控制整个尼罗河流域,就要征服苏丹……好端端一个轻便灵活的海洋国家,生生搞成又笨又重,像个陆地国家,这是衰落的原因吧!
施:是有那么点意思。
沿线城市地理 快速点评
林:征高勾丽、大运河、游江都、巡塞北、修长城,大隋把自己弄垮了,但杨广种树、李唐乘凉。
施:安史之乱后,大唐又撑了100多年,原因之一就是有江南财富增量,否则想苟延残喘都喘不下去,而这些新资源,就是通过大运河的输送,这是杨广打下的基础。
林:后来有京杭运河,沿岸部分城市,今天还是中心,你能点评下这些城市不?
施:如果说走廊地带,是农牧关系连接点,走廊内部的农耕区的整合,就是依靠大运河。我很注意交汇地点几个城市:扬州,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点;淮安,淮河跟大运河交汇点;徐州,黄河故道和大运河交汇点;天津,海河和大运河交汇点。如果一个城市是交汇点,就容易成为贸易中心,背靠农耕区,容易成为财富中心,如果同时又在文化中心区,这样的山川地理,就会成为中心城市。
林:所有就有扬州和苏州的区别?
施:扬州既是交汇点,成为贸易中心,背靠农耕地带,是财富中心,加上地处江南文化区,所以,历史上的扬州,是独一无二的。苏锡常不是交汇点,但背靠农耕地带,就演变成财富中心,财富又通过制造业表现出来,所以自古“苏州制造”就很有名。同时苏南还是文化中心区,繁荣一直持续到现在。以前是被扬州经贸中心拉动,近代被经贸中心大上海拉动。
林:同样是节点地区,淮河那边历史上不够发达,原因是什么?
施:古代南北方常以淮河为界,因为淮河是冬天不封冻的大河里最靠北的一条了,游牧民族骑马到淮河就过不来了,于是淮河成了军事前线,这就很难发展为经济财富中心,另一方面,当地是广义黄泛区,黄河几次夺淮入海,黄泛区就没办法持久发展。
林:天津呢?
施:天津很有意思,挨着辽西走廊,又在运河沿线,旁边还是大海,能同时集走廊、运河、海洋为一体的,在中国只有天津,可以说是超级交汇点,也是独一无二的。后来漕运取消了,但100多年前,天津抓住海洋和铁路两个时代红利,让他成为金融和贸易中心,清末民国是第二大金融中心,是北方最繁荣、最有活力的城市,连北京都比不上。
我专门去过五大道,那里就是部中国近代史,当年北京政客失意,会躲到天津租界做寓公,风头过了再出来,每栋小楼都有故事。
林:杭州呢?
施:你打开地图会发现,杭州往下整个东南沿海直到汕头,是大片大片的丘陵,偶尔有一点平原,这样的地貌很难变成鱼米之乡,杭州往上直到华北大部分,是大片大片的平原,偶尔有一点丘陵,平原就有可能发展为鱼米之乡。
所以,地理上,杭州是鱼米之乡的末梢,是丘陵地带的起点。
林:丘陵地带不容易变成鱼米之乡,但可能逼出贸易能力,东南沿海的宁波、泉州,就是世界级海洋贸易中心,到今天,论经商能力,浙商还是一流的。
施:宁波有“向海而生”特点,是大陆(注:贸易和文明)影响日本的桥头堡,日本战国年代,丰臣秀吉做梦都想着“宁波”。
总之,一旦北方战乱,有本事跑的都要去江南,大规模南迁有三次(注:东晋末年永嘉之乱;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北宋末年迁都临安),到两宋时江南真正发展起来。
一步走对 步步对,反之亦然
林:城市很有意思,历史上一旦上车,就很难下车。
施:山水决定了他是重镇,历史上重要、现在也重要,因为交通,始终是塑造城市重要的地理条件。
比如阴山南口有两个重镇,能追溯到赵武灵王时代,一个叫九原,一个叫云中,后来就发展为包头和呼和浩特(注:云中现隶属呼和浩特托克托县),2000多年了,这个地理选择依然没有改变。就是因为交通成本低,而且新的交通方式来了,不管铁路还是高铁,依然会连接人多的地方,依然是这些地方,因为交通成本低。中国地理的山脉分布,山脉之间往往是走廊或要塞。
林:除非出现重大变化?
施:比如,漕运改海运后,长江以北到京津以南,这中间的运河城市,受冲击就非常大,长江以南的运河城市,因为有上海贸易中心辐射,就继续保持繁荣,比如苏锡常。
如果一个城市,同时被海洋和铁路抛弃,这就是巨大变化,他的繁荣就会终止。
只要中国城市化过程没结束,这个逻辑依然会继续,事实上,我们离大城市化,还有很长距离,城市化过程远没有结束。
林:类似东京都市圈?
施:是。
城市会胜利 短期看不到失败
林:这也是《城市的胜利》的观点(注:作者为爱德华·格莱泽),随着互联网服务越来越便利,会不会修正?
施:人口聚集会带来规模效应,规模效应会大幅降低服务成本,如果人群分散,包括互联网服务等,成本一定上升,这个逻辑不会轻易改变。
林:城市吸引人的,是高水准服务,提供服务的机构往往在中心区,所以,我们要向城市中心地带集中,但互联网让“地点”变得没那么重要,不需要太多物理出行,就可享受服务,这种冲击会带来什么?
施:之所以边缘地区,也能享受优质服务,还是因为中心区人口密集,导致单人服务成本降低,比如物流成本。
对大公司来说,为了市场占有率,就用中心区的利润,补贴边缘区客户。自古以来,城市发展底层逻辑没有太大变化。
林:古代信息流和物流几乎一样快,但互联网改变了信息流,逻辑还不变?
施:会带来些变化,比如市中心商业地产价格下降,我也相信未来所有产业都会互联网化,但很多产业,最起码制造业,依然依靠物理运送,物流也要物理运送,只要这个没有变,城市、大城市服务成本下降的逻辑,就不会改变。
林:长三角这些制造业城市,依然长期看好?
施:因为替代成本太高,依然会看好。
林:这个“成本”就是规模和弹性关系?一旦形成良性关系,就很难改变?
施:除非犯大错误,并且是连续犯大错误。
聊后感:施展是我最喜欢的历史老师之一,面对乱七八糟的历史碎片,他总能找到关系、重新整合,变成认知体系。他的《中国史纲50讲》,就是这种作品。当我想做运河深潜对话时,自然想到他。
其实还有一块没有展开——通常人们会从物流角度看运河,考虑到古代社会,信息传递速度的极限,就是人的移动速度,所以,还可以从信息流角度思考。有了大运河,信息传递速度和规模,运河沿线城市信息交换总量,都会几何数增加。
这个重要吗?重要!只有4万公民的雅典,却能产生伟大智慧,原因之一是,这些人的生活就是聊天、辩论,哪怕排演戏剧和音乐,也会交流,不仅自己交流,还通过商业和整个地中海世界交流。虽然只有4万人,数量不多,但信息交换总量,可能是古代世界最密集的。(小尹)
来源:回归未来工作室
实习编辑 王伟
制作 曹宇
责编 肖东
审稿 晖军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运河文化|畅销书《枢纽》作者施展聊大...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上世纪80年代,学界很热衷讨论一个 -
8月上旬生猪价格环比涨14.6% 机构:快...
国家统计局14日披露,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 -
东风集团股份上半年业绩出现波动 未来3...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俞立严)8月14日,东风集团股份在港交所披露 -
2023学体育的男生就业前景好不好
可以去做任何有关于体育行业的工作,当体育类公司知道你毕业的身份之后 -
新进展!武汉地震监测中心被网攻“幕后...
《环球时报》记者14日获悉,针对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地震监测中心的网 -
球星高夫重返卫冕ASB Classic冠军
青少年网球明星可可·高夫(CocoGauff)确认,她将在一月份在奥克兰举行 -
SINOPEC牌漂粉精首次出口欧洲
7月24日,325 71吨SINOPEC牌漂粉精(次氯酸钙)从深圳盐田港顺利发往欧 -
7月份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价格同比下降14.2%
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受国内生产供应总体充足、部 -
一住院患者坠楼死亡,洛阳市中心医院:...
央视网消息:据“洛阳发布”公众号消息,洛阳市中心医院8月13日发布... -
共青团组织1.9万余支青年突击队234万人...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记者从共青团中央获悉,截至目前,全团共组织青年 -
勇士为旧将安排了单独试训,他们可能会...
勇士为旧将安排了单独试训,他们可能会重新签下他?,罗宾逊,nba,勇士队 -
合肥庐阳区新增3宗居住用地 面积共计164.85亩
合肥庐阳区新增3宗居住用地面积共计164 85亩,庐阳区,合肥市,住宅用地, -
大禹节水:截至目前,公司没有针对信托...
大禹节水:截至目前,公司没有针对信托产品的投资,信托产品,大禹节水, -
昆明大学是985还是211 昆明大学
1、兄弟别来昆明大学现在都改叫昆明学院了还大专呢感觉里面都是些混日 -
我国食用菌农药登记情况
据中国农药信息网登记产品查询结果,截至2023年2月28日,我国食用菌农 -
韩媒:第25届世界童军大露营问题频发,...
【环球网报道见习记者姜蔼玲】据韩国纽西斯通讯社报道,韩国前任总统文 -
鸣志电器8月14日盘中涨幅达5%
以下是鸣志电器在北京时间8月14日13:43分盘口异动快照:8月14日,鸣志 -
1人一审获刑12年半、1人被“双开”
张华宇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案一审公开宣判据山东省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 -
蒋传华(关于蒋传华简述)
,你们好,今天0471房产来聊聊一篇传华,传华简述的文章,网友们对这件 -
五常大米受灾,影响如何?几组数据讲清→
连日来,黑龙江省五常市遭遇持续强降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五常市是国